说起来,最初萌生要去墨西哥的念头,就是因为在网上看到一篇关于尤卡坦半岛的游记。不过,当时吸引我的并不是各种神秘的玛雅遗迹,而是坎昆阳光海滩的全包式酒店。
但其实“玛雅”才是这个位于墨西哥东南部的半岛最大的标签。玛雅文明经历了悠久而漫长的发展和延续,从早期的发迹到最后的消亡,时间跨度从公元前大约2600年萌芽到公元1697年最后一个玛雅城邦被西班牙人征服,整个玛雅文明彻底消亡。虽然如今最著名的玛雅遗址——奇琴伊察位于尤卡坦半岛,但事实上玛雅文明囊括的地域不仅仅在墨西哥,而是在今天包括墨西哥东南部、危地马拉和伯利兹全境,以及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西部的大片地区。
今天我们在尤卡坦半岛上看到的玛雅遗迹,大多是玛雅文明发展中后期的城邦遗址。虽然玛雅文化已经断绝,但这一片玛雅人的故土,现在已经是整个墨西哥旅游业最发达和健全的区域了,美丽的加勒比海,古老的玛雅遗址,神秘又美丽的天然井,还有奢华的度假酒店一应俱全,不知道多年前擅长预言的玛雅人有没有预见过这片土地有一天会以这样的姿态继续繁盛下去。
图卢姆是玛雅文明发展后期的重要城邦之一,也是少有的靠海而建的玛雅城邦,更是我在尤卡坦半岛上接触的第一处玛雅遗迹。因为靠海的地理位置,这里曾一度作为玛雅人海上贸易的重镇。即便在西班牙人入侵后,图卢姆也坚持了75年,最终消亡在西班牙人从旧世界带来的疾病中,成为了最后一批被遗弃的玛雅城邦。如今的图卢姆,由于相对保存完好又靠近坎昆,交通便利的优势,成为了尤卡坦半岛的热门景点之一。游人如织,人气颇旺。
和大名鼎鼎的奇琴伊察相比,其实我更喜欢这个更加人迹罕至的乌斯马尔。
奇琴伊察是现今保存最完好,规模也最大的玛雅古城邦,而且距离坎昆只有一百多公里,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奇琴伊察成为尤卡坦半岛上最热门的旅行景点。由此导致的相对缺点就是游客实在是太多了,景点内遍地的小商贩也使得景区过于商业化。远不如一些更小众一些的景点,由于大多深入尤卡坦半岛的深处,远离坎昆,好多时间不多的游客不会选择这里,而保存的不那么完好的建筑,反而更增加了一种破败的历史感。
更何况,我实在是太喜欢乌斯马尔的这座术士之屋了。整个建筑朴拙大气,站在它面前时,仿佛整个神庙迎面扑来,简直充满整个视野,有非常厚重的力量感。传说中这是一位法力无边的法师一夜之间建成的。
这座神庙的奇特之处在于,它有一个椭圆形的基座。玛雅人很少把圆形运用在他们的建筑中。如果金字塔狭义上只指四棱锥形的建筑的话,这座神庙就不能叫金字塔,所以有人管它叫“术士之屋"。
遗址内的游客相对较少,有时候走着走着,身边就没有其他人了,仿佛整个遗址中只有自己,使整个遗址显得更加神秘。
除了术士之屋之外,遗迹中还有一处相对更破败的金字塔,名字就简单粗暴地被叫做大金字塔,比起术士之屋,大金字塔矮了几米,但好处是这是整个尤卡坦玛雅遗迹中为数不多的允许游客攀爬的金字塔,登顶可以俯瞰整个乌斯马尔遗迹。玛雅人建的金字塔台阶都修的又高又陡,不知道是不是有意为之,也许是因为艰难的攀登过程才能显示祭祀的虔诚。当我气喘吁吁的登顶后,看到远处的术士之屋,以及四下被丛林掩盖下的破败砖石,遥想他们原本该有的宏伟的样子,这里曾经是尤卡坦地区最强大的玛雅城邦,不知曾经是怎样的强盛繁荣。
而地质学家研究发现尤卡坦半岛为石灰岩地质结构,地表岩层的碳酸钙长期和水反应并溶解,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坑洞,雨水和地下水注入坑洞中形成了形态各异的天然井,并且地下水系统又将天然井之间彼此相连,形成了我们眼前的地质奇观。
当然我个人更喜欢第一个传说,虽然明显站不住脚,但是画面感十足,而且更有趣。之前在网上搜了好多网红cenote,各有各的特色,共同点就是一样的美丽。做行程的时候我非常贪心的把它们全部排进了计划。可惜理想很丰满,等到现实实施的过程中才发现,时间真是不够用,每天都在一个景点到一个景点之间奔波,最后只好忍痛放弃一个又一个计划好的目的地。只有这个叫做suytun的天坑是我坚持不舍得放弃的。
这是一处典型的洞穴式天然井,从入口处台阶一路朝下,地下别有洞天,最妙的是在漆黑的洞中正好有一束光从头顶照进来,显得特别有仪式感。
更重要的是,这又是一处《寻梦环游记》的取景之地。这里就是小男孩被歌神扔下的洞穴。之后,他与自己的太爷爷相认了,也是在这里,他的太爷爷唱起了那首感动无数人的《remember me》。所以这个天坑对我来说是有更丰富的意义的。
不过大多数来这儿的人应该和我都是抱有同样的想法,大家都是为了站在光束正对的圆形平台上拍照留念,所以所有人都排队一个个上,而且还都互相参照别人的pose,有一种特别搞笑的和谐。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墨西哥58同城看到的,谢谢!